現在我們可見的宇宙,可能只是全宇宙的十分之一。而我們現在可見的星系數目大約在一百億顆左右,天文學家依它們的外觀,參考哈柏音叉圖(Hubble’s tuningfork diagram),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橢圓星系、漩渦星系及不規則星系。橢圓星系的形狀是圓形或者橢圓形的,沒有可觀測到的星際塵埃與氣體,它缺少年輕的亮星與漩渦臂,絕大部分的恆星都是老而且質量小的恆星。漩渦星系可再分為兩類,漩臂星系及漩棒星系,這兩類漩渦星系都有明顯的盤狀結構與漩渦臂。銀核含有塵埃與氣體,包含有年輕與年老,熱或冷,亮或暗等各式各樣的恆星,分佈在不同位置,而且恆星形成的情形非常活躍,其中近20% 的漩渦星系有明顯的棒狀核心,即是漩棒星系。最後是不規則星系,其外觀程不規則型狀,沒有明顯的核心與漩渦臂,而且包含豐富的塵埃與氣體,與各式各樣的恆星混在一起。而令星系變成不同的型狀的主要因素、目前最流行的星系演化理論,是由星系的碰撞與相互吞食(Colliding Galaxies & Galactic Combination)理論所主控。
         星系的碰撞對星系演化有很重大的影響,須然宇宙是浩瀚無邊,但是星系與星系之間並沒有十分大的距離。兩個星系之間的平均距離僅僅只有星系本身直徑的20倍左右。 所以星系的碰撞應該是相當頻繁。但星系內恆星的碰撞是非常少的,最主要是因為恆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比恆星本身的直徑多10﹐000﹐000倍以上。而當兩個星系碰撞,其中的恆星並不會直接碰撞, 而是由重力的相互作用扭曲了星系的形狀、塵埃與氣體的分佈。而當兩個星系的碰撞很緩慢時,這兩個星系將互相吞食而黏成一體。橢圓星系可能是幾個小星系碰撞後黏在一起的產物,而漩渦星系可能是由好幾個星系的交互作用,吞食、及掠奪其他星系的星球與雲氣後所產生的,有跡象顥示本銀河系曾經吞食其他小的星系,而且正開始要吞食大、小麥哲倫星雲。
         有關銀河系的未來,假若我們不考慮銀河系和鄰近星系的互撞可能機率和吸附的大量銀河系外星際雲氣等因素,而僅僅考慮銀河系內物質的組成因素,那銀河系的演化及未來完全由銀河系內恆星的演化過程所直接影響。 銀河系內的星際物質慢慢地組成恆星後,星球內部的核融合會將較輕的元素(如氫及氦)轉變為較重的元素(如鎳、鐵等),雖然大部分都利用著超新星爆炸等劇烈膨脹活動再度化為塵埃、 氣體雲以用來組成新的星體, 但是仍然有許多重元素轉變成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星體。 由此可知銀河系的演化主要是物資在星球與氣體間的循環,而且越循環,氣體將會越來越少,而重元素則越來越多。最後,星際空間將沒有足夠的物資(氫及氦)來製造新的恆星,當最後一顆恆星燒盡後﹐整個銀河系以至整個宇宙將會變成一片漆黑,一片死寂,只有星體間的重力令星際空間的物質不斷轉動。 但是這至少是一百億年甚至是數百億年以後的事情了。

 


哈柏音叉圖
註:音叉圖只是星系型態歸類的方式,絕對不代表他們之間的演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