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超新星爆發後,剩餘核心質量介乎太陽質量的1.4至3倍,那麼核心中的電子簡併壓力便再不足以抵抗強大的引力,恆星會進一步收縮,直至原来位於核外的电子几乎全部被挤到原子核里去,和核內的質子結合成為中子及中微子。由于密度大,令中子之间产生一种斥力,对抗引力塌陷,使内核达到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這稱為中子簡併壓力(Neutron Degeneracy Pressure﹐同電子簡併壓力一樣﹐中子簡併壓力並非來自核子反應﹐它可永遠扺抗恆星的引力收縮) ,中子簡併壓力便會抗衡核心進一步收縮,一顆穩定、非常細小但密度極高的中子星(Neutron Star)便在宇宙中誕生。中子星中95-99%的成分是中子,但仍有少量的質子和電子。一般半徑約為8至16公里,其大小跟一個城市差不多,密度約為每立方厘米三千億公斤,比白矮星还要高几百万倍。由於引力場實在太強大,任何山脈高山皆會被引力蕩平,所以中子星的表面十分光滑。

目前很多理論學家都相信,中子星的內部結構大概可分為三層,最外一層約一公里厚,由重原子核組成的外星殼,硬度約為鋼的數百萬倍,之下是一層約8公里,呈液態的中子流質及具超導性質的質子與電子的球層,核心可能是一個由很重的基本粒子所構成的固體核心。

structure

中子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是它的自轉速度非常高,其原因在形成中子星前的超新星爆炸過程中,恆星本身所損失的角動量不多,但由於其體積大量縮減,最終令其自轉速大幅提升(與花式溜冰選手將手腳緊貼身體的狀況相似)。中子星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是它擁有極強的磁場,約一萬億高斯(Gauss),比地球磁場強108至1015倍。當電子以螺旋軌道繞著磁力線移動,便會沿著兩個磁極向外發射出無線電波。通常恆星的自轉軸和磁軸並不一致,中子星亦不例外,沿著磁軸向外發射的無線電波束,在中子星自轉的帶動下,便會如燈塔般向宇宙掃射,這便是著名的燈塔效應(Lighthouse Theory)。當地球位於這些宇宙「燈塔」掃過的範圍,便會收到極端規律的無線電波訊號,這便是脈沖星(或稱波霎),在蟹狀星雲中心便有一顆最出名的中子星,其周期約為0.033秒。

pulsar

第一顆脈沖星在1967年被Bell與Hewish發現,那時天文學家誤以為這些訊號來自另一個天外文明(當時稱這天外文明為小綠人) ,發現不對後便產生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有些脈沖星稱為毫秒脈沖星,其自轉周期可短至0.001秒!有甚麼物體可以如此飛快轉動而不會因而解體?中子星的超強引力提供了最佳的解答。

由於中子星非常沉重,所以它的自轉周期非常規律,有些中子星的脈沖周期可以準確至小數後十個位,因此,就算中子星出現輕微的異動,天文學家亦可以觀察得到。例如假若有一顆行星圍繞一顆中子星運行,它會令中子星出現搖動,引致脈沖的間隔變長或短,由此我們根據脈沖周期的變化,可推斷出行星的質量和軌道半徑,這亦是天文學家找出第一顆地外行星時所用的方法。

以上的討論都是基於單星系統的,其實宇宙中存在不少有趣的中子星雙星系統。例如假若有一顆中子星的伴星為巨星,那麼物質便會由巨星流入中子星產生噴流和並放射出X射線,成為X射線脈沖星。另於1980年代中期發現了另一類中子星,其自轉週期在數微秒,稱為微秒脈沖星,天文學家認為具有如此短自轉週期的中子星,是它已瀕臨分解(breakup) 邊緣。在本銀河系己知的100 個微秒脈沖星中,有40 個位於球狀星團之內。球狀星團的年齡在百億年之上,故可能有"注能"的機制 ,以維持耗能如此巨大的中子星,保持如此短的週期。

中子星最終也會停止轉動,中子星本身是恆星的“遺骸” ,沒有熱核反應,其輻射是來自帶電粒子在中子星磁極附近的同步加速輻射。由於剛形成的中子星以極高速旋轉,磁場非常強大,故此同步加速輻射大都是高能的X射線,這輻射過程會將能量帶走,使中子星的自轉周期變長,但這速率十分緩慢,大約每年只增加百萬分之一至千億分之一秒。由於其自轉速度會變得越來越慢,磁場也因此減弱,但其發出的輻射屬於能量較低的無線電波,所以要中子星完全停止所需的時間,恐怕比現今宇宙的年齡還要大,所以還沒有發現過停止轉動的中子星。就算這種中子星真的存在,由於它不發出任何電磁波,天文學家也很難發現它,除非它身旁還有一顆伴星,人們才可以透過觀測伴星的運動來得知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