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現在不可能回到過去,目睹太陽系(Solar System)的形成過程,人類現在更不能在實驗室中造一個太陽系,驗證天文學家的理論。 在茫茫宇宙之中,只有一個太陽系的樣本可供人類仔細研究。那天文學家怎麼可能知道太陽系的形成過程﹖坦白說,天文學家只可以推測。但這絕不是胡亂猜測,一切推理皆要符合現時所知的科學理論,這些猜測亦必須自然合理,無須諸多巧合或特殊的初始條件。本銀河系約有二千億個恆星,而宇宙至少有1万億兆個恆星(一后面加二十四個零)。這些眾多的恆星,各個恆星的質量不盡相同,而且處於不同年齡與演化階段。天文學家根據觀測的結果,再加上理論的計算,構造出現在的恆星演化理論。恆星演化理論主要涵蓋範圍包括﹐恆星的誕生(新生與嬰兒期)、主序帶恆星的演化(壯年期)、後主序帶恆星的演化(老年期)及恆星的歸宿(死亡)與 恆星各時期化學元素的合成。 所以恆星並不是永恆的,他們與我們凡人相似,也有生老病死。

天文學家推斷銀河系一開始可能只是一團雲氣,自身作球狀旋轉。因不斷受重力的收縮凝聚,其氣體的密度不斷增加,最後在重力和外來因數的影響下,雲氣開始分離,並出現一些密度較高,局部性塊狀的區域。在大約五十億年以前,其中一團被分離的旋轉氣體及塵埃的星際物質(Insterstellarmedium),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開始收縮。根據角動量守衡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of angular momentum),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它會不斷旋轉,直至永遠,而且物體收縮得越細,旋轉速度越大。這個狀態稱為原恆星(胎星, Protostar)階段,是雲氣在塌縮成為成為恆星之前的一個狀態,其熱力雖然足以產生紅外線,但是不足以開始進行核融合,所以在可見光波段很難觀測到。原恆星的本身的收縮,會導至旋轉速度加快,再加上氣體粒子之間的摩擦,令氣體團變形成為碟狀,此型態稱之為吸積盤。吸積盤靠近原恆星中心的溫度極高,物質由中心處垂直盤面噴出,形成噴流(jets)。這個收縮過程會不斷持續,原恆星的質量,因周圍的物質持續地加入而增加,核心的溫度也隨之昇高,當核心的溫度超過4百萬度時,氫開始發生核融合,便可以觸發氫融合反應,恆星就誕生了,並變成更小而密度更高的熱星。 此時恆星的四周雲氣仍然很稠密,可能還無法直接看見這顆新生的恆星。但通過觀測周圍雲氣受中心恆星激發的情形,可以推知雲氣深處有新的恆星誕生。當胎星的中心開始產生氫核融合,此星體正式進入主序帶﹐天文學家將此時期的星體稱之為主序星,而恆星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待在主序帶時期上。其他遠離但繞著主序星旋轉的物質亦會各自收縮,形成圍繞恆星公轉的各個行星。 氣體塵埃雲原先的轉動,成了行星公轉和太陽自轉的原動力。此時太陽系正式誕生,而整個誕生過程大約需要用十億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