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太陽只是一顆並不十分起眼的G2型主序星(Main Sequence Star),與宇宙間繁如恆河之沙的其他恆星相比較,太陽的質量、發光能力、表面溫度與生命期大略全處於中間地帶,而年齡也恰處於中年,在宇宙中有數以億計的恆星跟太陽差不多,可算是一顆很典型的恆星。由於太陽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當天文學家想驗證由多門學科匯集而成的恆星結構與恆星演化理論時,太陽很自然地便用來驗證理論的對象。現行的恆星理論對太陽的結構、能源、成份變化、總光度(發光能力)與表面溫度等基本資料,己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與說明,但對太陽大氣的湍流、風暴與各種爆發現象,如物質的噴射、爆發性的γ 射線、X射線、紫外線與無線輻射,尚未有太深入的了解,這些天文學家不太了解的太陽活動是相當壯觀的景象,而且大多在很短的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地球的大氣,氣象,地磁等等,深切的影響了人類的生活,甚至導至文明的興衰。這些太陽活動所伴隨的太陽能量輸出變化,僅是正常總輸出量的萬分之幾,卻已經為天文學家深入了解太陽的性質提供了相當多的線索,另外天文學家己有相當的証據顯示,其他的恆星也有相似或甚至更為激烈的大氣活動。 因此研究太陽不僅因為它與人類息息相關,更可以驗證恆星理論,補強觀測其他遙遠恆星所不足之處。
         太陽的半徑大約有70萬公里﹐是地球的110倍,質量則大約有20萬憶兆噸﹐約為地球的33萬倍。若以重量計算﹐太陽中七成是氫(Hydrogen)﹐其餘主要是氦(Helium)。氫是太陽中心核反應的原料﹐而氦則是核反應的產物﹐但應注意太陽中的氦大部分不是由太陽產生的﹐它們在太陽誕生時已經存在。當人們望向太陽,看到是太陽的光球層,這是太陽大氣中非常薄的一層,厚度只有500公里。我們可以看見光球層,原因是它的氣體密度剛剛好,在它之下的氣體密度太大,光線不能通過;在它之上的氣體則足夠稀薄,能讓光球層發出的光線順利通過。所以,光球層界定了肉眼可見的太陽「表面」,它的溫度約為絕對溫度5-6千度。絕對溫度是科學界最通用的溫度單位(度量單位為Kelvin, K)只要將它減去273,便可轉化為攝氏度,例如絕對溫度300度,相等於攝氏27度。絕對零度是低溫的極限,沒有任何物體可以更冷。
         太陽和宇宙中的其他恆星一樣是個氣態的球體,並沒有像岩石行星有界限分明的表面,但為了方便討論,天文學家把發出強烈白光,而光線無法穿透的球面做為太陽的表面,給了它一個特別的名稱叫光球層(photosphere),並以光球層為分界,把太陽的結構分成內部結構與大氣結構兩大部份。
         首先介紹內部的結構,太陽的內部結構由內到外可分為核心(core)、輻射層(radiation zone)、對流層(convection zone)等三大部份。核心是產生核熔合反應之處,亦是太陽的光和熱來源。太陽核心約佔總質量50%,太陽半徑的10%,但為太陽99%的能量來源。太陽核心的壓力為地球大氣壓力的2千5百億倍,溫度估計約為1千
5百萬度,是氫進行質子–質子熱核熔合的反應區。核心物質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重150克,即一塊方糖大小的核心物質在地表的重量可達150克重。遠高於鐵的密度每立方厘米7克。
         從核心向外到半徑75%的區域稱為輻射層,來自核心的γ射線與X射線光子,不斷與輻射層內的物質粒子相碰撞,被物質粒子吸收再輻射,最後主要以可見光的形式傳達太陽表面,然後才輻射到四面八方。 在輻射區內,光子平均每走1公分就與其他物質(主要是電子和其他原子核)碰撞一次,由核心以"光"的形式向外傳遞的能量,這些隨機向四方發射的光子會較原本的光子有更長的波長,亦即能量亦較低。這種能量傳播方式稱為輻射傳播,一顆在核心內產生的光子,需要數千萬年才能以數千顆低能量、主要是可見光的光子的形式到達太陽表面。輻射區內密度比率相差非常大,愈接近核心的地區其密度愈高,半徑為太陽一半的球體內已含有90%的太陽物質。
         對流層是靠近表面的地區,厚約15萬公里,以對流形式將能量傳出。 輻射
的外圍溫度下降的很快,物質的透明度大為減低,再加上太陽表面的輻射損失,使得上下溫差很大,形成了以湍流為主的強烈對流層。 對流層幾乎完全不透明,輻射層傳來的能量,在這一層以對流的方式由高熱氣團帶到表面,表面的較冷氣團則下沉,頗似沸騰狀態的一壺水,對流層厎部的溫度約為一百萬度。 在對流層裡來自太陽內部的能量,有之部份轉化為氣流的動能,太陽光球層、色層與日冕的各種活動與噴流皆與對流層有密不可分的關係。